|
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 讨贼祁山声大义,于今史册播丹忠。 |
|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诗。首句“南阳高卧隐人龙”描述了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隐居于南阳的生活状态,用“隐人龙”形象地比喻诸葛亮的潜藏英才。第二句“出处躬耕莘野同”则化用《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强调诸葛亮出身平民,亲自耕作,与百姓同甘共苦。 后两句则对诸葛亮的功绩和忠诚进行了热烈的颂扬。“讨贼祁山声大义”指的是诸葛亮多次北伐,以恢复汉室为目标,祁山之战更是其中的重要战役,这里的“声大义”表达了诸葛亮高举正义之旗,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精神。最后一句“于今史册播丹忠”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不渝精神的赞美,他的英名和忠诚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整首诗语言凝练,韵律优美,通过对诸葛亮生平的描绘,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英勇精神和忠诚品格的崇敬和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