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支硎寺看梅听僧家吹笛》

梅引何郎兴,山余支遁名。
寒泉似陇水,僧笛学羌声。
一雨花林寂,无人山殿清。
年年二三月,繁丽不堪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梅、山、泉、僧笛、雨、花林、山殿等自然元素为题材,描绘出一幅清幽而富有生机的山景图。 首句“梅引何郎兴,山余支遁名”以何逊和支遁两位著名的文人典故起兴,描绘出山间梅花的美丽和引人入胜的魅力。何逊是南朝梁诗人,为人清雅,有“何郎兴”之称,他的诗风清丽,常以梅花为题材,此句以此为引,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支遁则是西晋时期的名僧,以爱马著称,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寒泉似陇水,僧笛学羌声”两句则以自然元素“泉”和“笛”为题材,描绘出山间的幽静和生机。寒泉清澈如陇水,僧人吹笛,其声悠扬如羌笛之声。这两句诗将自然元素与人的活动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清幽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一雨花林寂,无人山殿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寂静和清幽。一场雨后,花林静寂,山殿空旷清静,无人打扰。这种寂静和清幽正是诗人所向往的山间生活。 最后两句“年年二三月,繁丽不堪行”表达了诗人对山间二三月的美好回忆和留恋之情。年年二三月,山间梅花繁盛美丽,令人留连忘返。这不仅是对山间梅花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心中那份对自然、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赞美。 整首诗以梅、山、泉等自然元素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的活动,展现出一种清幽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山间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回忆的留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相关诗词
  • 1
    [明]
    每从白马望吴门,天堑长江隔梦魂。
    缟带交情惟汝在,练裙书法好谁论。
    支硎鹤去云千片,茂苑花飞水一村。
    何日黄金祠贾岛,玉阑花下酹清尊。
  • 2
    [明]
    昔有支公者,曾为此山客。
    至今石磴上,犹存马蹄迹。
    寒泉出傍涧,散漫流不息。
    何人作大字,笔势甚奇特。
    岩岩圆通殿,飞构烂金碧。
    春来香火盛,倾城出游适。
    施钱日满钵,来往恒络绎。
    世人竞刀锥,于此乃不惜。
    我当少年时,一岁尝一即。
    提携随父兄,娱览常至夕。
    别来已几时,何啻十年隔。
    此山是名山,先从晋时辟。
    非有高行僧,何堪主其席。
    今师遂当往,远续前人迹。
    我今何以赠,小偈聊塞责。
    切烦大士前,我为启胸臆。

  • 3
    [明]
    晓山烟重暮山开,石马三朝半绿苔。
    扫得墓门清似水,梅花昨夜又飞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