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箨龙孤介亦骈阗,不比花嫣与柳眠。 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西禅天。 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 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植物和禅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箨龙孤介亦骈阗”描绘了竹子的形象,竹子坚韧挺拔,虽孤介而不屈,这与作者的人格理想相契合。而“不比花嫣与柳眠”则以花柳的娇弱来反衬竹子的坚韧,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品质。 “雪里顿超千佛地,风来应上西禅天”两句,运用了佛教和禅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禅理的理解。在雪中,竹子超越了千佛之地,象征着作者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精神的寄托。风来应上西禅天,则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深深敬仰。 “饱参玉版头头是,秀出芗林个个圆”两句,则是对禅理的深入阐述,表达了作者对禅理的深刻理解。饱参玉版头头是,意味着作者已经充分理解了禅理,秀出芗林个个圆,则表达了作者在理解禅理后,心灵得到了升华。 最后两句“知我远庖薇蕨少,倒笼登俎共便娟”,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作者深知远离庖厨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少了些许烟火气,但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愿意舍弃这些。而“倒笼登俎共便娟”则是以竹子被放入蒸笼,供人食用,却依然保持其优雅姿态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以竹子为载体,表达了作者的人格理想和对禅理、生活的理解,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