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奉陪中丞苏公游招宝山同作次壁间韵二首》

危峰茎擢四无傍,日月东西际沆茫。
树羽孤城当昼静,楼船三翼俨云翔。
直教河水羞称伯,空笑山城僣号王。
东望三韩犹咫尺,弯弓直拟挂扶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巍峨峰顶,高耸入云,四周没有任何依傍的景象。日月运行在东西方向,显得茫茫无际。在这个壮观的自然背景下,一座孤城寂静无声,而三翼楼船宛如飞翔在云端。这些形象构成了诗的主要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对比。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危峰挺拔,象征着坚毅不屈的精神风貌;日月运行,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广袤;孤城和楼船,则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宁静与壮丽。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庄重、雅致的氛围。 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生动的动词,如“茎擢”、“际沆茫”、“树羽”、“俨云翔”等,形象地描绘了峰峦、日月、孤城和楼船的状态和动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在表达技巧方面,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和人类文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豁达豪迈的胸襟和气度。 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高远、豪迈的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奉陪中丞苏公游招宝山同作次壁间韵二首》是明代邓渼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游览招宝山有关。招宝山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是一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胜。诗人邓渼陪同中丞苏公游览招宝山,受到了美景的启发,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在游览过程中,诗人可能感受到了招宝山的历史底蕴、自然风光以及人文景观的韵味,进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他们可能一同品味了山上的景色、探讨了历史典故,或者是感受到了宁静致远的心境。这些感受都在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邓渼陪同苏公游览招宝山的经历密不可分,通过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的赞美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3
    [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