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大涤洞天留题》

断鳌立极天不崩,谁着天柱东南方。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
栖真其人今在吾,天坛千载空苍茫。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涼。
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富有想象力的诗。诗人以浓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天坛浑沌、龙洞腾骧的神秘世界。 首句“断鳌立极天不崩”,以断鳌立极的形象,描绘出天坛的坚实与稳固,展现出诗人对天坛的赞美之情。接着,“谁着天柱东南方”一句,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诗人借用浑沌无窍的形象,展现了天坛的原始与神秘,又以九锁如回肠的比喻,描绘出天坛的曲折与深邃。 “栖真其人今在吾,天坛千载空苍茫。”诗人通过“栖真其人今在吾”的表达,展示了自己与天坛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表达了对天坛的敬仰和热爱。 “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诗人以强烈的动感描绘了自己来到泉上,抚掌引发龙洞激烈腾骧的场景,生动而震撼。 “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涼。”诗人在翠蛟亭前,感受到清新的凉爽,以天为洗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最后的“雅欲削去仙隐迹,驱此山过云水乡。”诗人表示愿意削去仙隐的痕迹,驱使这座山穿越云水乡,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天坛的神秘与壮丽,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诗中的动词使用得十分生动,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动态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作背景
**《大涤洞天留题》是宋朝诗人袁君儒游览大涤山(一名大涤洞天)时所创作的诗歌**。大涤山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因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袁君儒在游览大涤山时,被其美景所吸引,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宋]
    凤楼郁郁呈嘉瑞。
    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
    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鵷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 3
    [宋]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
    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
袁君儒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