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金山寺》

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
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
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
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哲理的诗。诗人以高超的技巧描绘了一个宁静、超凡脱俗的景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和精神的深入思考。 首联“峥嵘两岸市廛开,爱静人寻此处来”,诗人以高峻的两岸和繁华的市场开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后引入了喜欢安静的人寻找这里来的情境,为整首诗打下了宁静、寻求的意境。 颔联“水底有天行日月,山中无地著尘埃”,这一联非常精彩,诗人以水底的天和行走的日月,形成了极具想象力的画面,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然后又说山中无地著尘埃,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清静与超凡。 颈联“塔擎灯影明云杪,船载钟声出浪堆”,诗人通过高耸的塔和明亮的灯影,以及穿行于浪堆中的船只和钟声,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生动的场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自信平生有仙骨,好风吹上妙高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超脱,他相信自己有仙骨,能够被风吹上妙高台,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超然和寻求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哲理思考,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金山寺》是明代文学家梦堂噩公所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金山寺这一佛教圣地密切相关。金山寺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临江而建,风景秀丽,自古以来就是佛教禅修和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梦堂噩公可能在游览金山寺时,被其美景和佛教文化所吸引,产生了创作灵感。 此外,诗歌还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明代社会动荡,世事无常,佛教在当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得到了广泛的信仰。梦堂噩公可能通过《金山寺》一诗,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之,《金山寺》的创作背景与金山寺的佛教文化、自然风景以及明代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是梦堂噩公对佛教、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与表达。
相关诗词
  • 1
    [元]
    黄召风虔,盖下丽春园。
    员外心坚,使了贩茶船。
    金山寺心事传,豫章城人月圆。
    苏氏贤,嫁了双知县。
    天,称了他风流愿。
  • 2
    [唐]
    一点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
    晴江万里云飞尽,鳌背参差日气红。
  • 3
    [唐]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涌出一峰青堞土臬。
    外如削成中缺裂,阳气发生阴气结。
    是时炎天五六月,上有火云下冰雪。
    夜色晨光相荡沃,积翠流霞满坑谷。
    龙泓彻底沙布金,鸟道插云梯甃玉。
    架险凌虚随指顾,榱桷玲珑皆固护。
    斡流倒景不可窥,万仞千崖生跬步。
    日华重重上金榜,丹楹碧砌真珠网。
    此时天海风浪清,吴楚万家皆在掌。
    琼楼菌阁纷明媚,曲槛回轩深且邃。
    海鸟夜上珊瑚枝,江花晓落琉璃地。
    有时倒影沈江底,万状分明光似洗。
    不知水上有楼台,却就波中看闭启。
    舟人忘却江水深,水
梦堂噩公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