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岘山诗》

岘山如闯襄庐南,钜平跻赏留爱谈。
官邪俗沦祭不屋,君来怀古茵凭惭。
孤峰嵚岖汉之曲,云梁月皋万螺矗。
轻裘四眺风物佳,宾客文章欢意促。
酒酣嘅涕邀灵期。
金碑揭然民哭遗。
斧薪弗翦召棠树,箫鼓相传栾社祠。
使君籍在华光省,秩废诹新剡章请。
篆楹舄采神宴娭,比故才坚诗播永。
我尝学史称君伐,又感先贤祀无歇。
德名信与苍崖俱,旷贵纷纷煨壤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岘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岘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回忆历史,抒发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联“岘山如闯襄庐南,钜平跻赏留爱谈。”描绘了岘山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景色,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赞叹之情。颔联“官邪俗沦祭不屋,君来怀古茵凭惭。”则通过对比现实和历史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历史的怀念。 颈联“孤峰嵚岖汉之曲,云梁月皋万螺矗。”进一步描绘了岘山的景色,孤峰崎岖,云梁月皋,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尾联“轻裘四眺风物佳,宾客文章欢意促。”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与宾客一起欢快地创作文章的情景。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回忆历史,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酒酣嘅涕邀灵期。金碑揭然民哭遗。”描绘了诗人在酒酣之时,想起历史上的先贤,不禁流下眼泪。而“斧薪弗翦召棠树,箫鼓相传栾社祠。”则通过对比现实和历史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的不满。 最后,“使君籍在华光省,秩废诹新剡章请。篆楹舄采神宴娭,比故才坚诗播永。”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将岘山的美景和历史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岘山的壮丽景色和先贤的伟大事迹。 整首诗通过描绘岘山的景色和回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诗歌的创作,诗人也希望能够将岘山的美景和历史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创作背景
《岘山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作者李淑在游览岘山时,被山上的景色和历史遗迹所感动,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岘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这也为李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次,李淑在创作时还融入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她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总之,《岘山诗》是李淑在游览岘山时,受到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启发而创作的一首诗歌。
相关诗词
  • 1
    [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 2
    [唐]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李公登饮处,因石为洼尊。
    --颜真卿人事岁年改,岘山今古存。
    --刘全白榛芜掩前迹,苔藓余旧痕。
    --裴循叔子尚遗德,山公此回轩。
    --张荐维舟陪高兴,感昔情弥敦。
    --吴筠蔼蔼贤哲事,依依离别言。
    --强蒙岖嶔横道周,迢递连山根。
    --范缙余烈暧林野,众芳揖兰荪。
    --王纯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魏理远水明匹练,因晴见吴门。
    --王修甫陪游追盛美,揆德欣讨论。
    --颜岘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左辅元流霞方泔淡,别鹤遽翩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