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霁夕云初敛,栖娥月未亏。 圆光生碧海,素色满瑶池。 天迥轮空见,波凝影讵窥。 浮霜玉比彩,照像镜同规。 皎洁寒偏净,裴回夜转宜。 谁怜幽境在,长与赏心随。 |
| 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月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月亮从初升到高悬天空的各个阶段,展现出月亮的各种美态,表达出对月亮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霁夕云初敛,栖娥月未亏。”首联描绘了天气转晴,夜幕降临,云朵开始收敛,月亮初升的场景。这里用“栖娥”来形容月亮,给人一种婉约、柔美的感觉。 “圆光生碧海,素色满瑶池。”颔联描绘了月亮渐渐升起,光芒洒在碧海之上,素雅的色泽铺满了瑶池。这里的“圆光”和“素色”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天迥轮空见,波凝影讵窥。”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月亮高悬天空,波涛凝固,无法窥视月亮的影子。这里的“天迥”和“波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月亮的高远和清辉。 “浮霜玉比彩,照像镜同规。”尾联以浮霜和玉相比,形象地表现了月亮的洁白和光彩,以镜子比喻月亮的圆形,更加突显出月亮的美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月亮的各种美态,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助月亮的形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