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
| 这是一首描写秦朝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诗歌。全诗以杞梁贞妇的悲哭为主线,展现了长城建设者的悲惨遭遇,以及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首句“秦之无道兮四海枯”概括了秦朝暴政下,全国范围内的苦难和枯竭。接着,“筑长城兮遮北胡”揭示了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即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但是,这一巨大工程却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筑人筑土一万里”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长城建设的艰辛和庞大。“杞梁贞妇啼呜呜”则引出了主人公杞梁贞妇,她的悲哭成为了全诗的主线。诗歌通过杞梁贞妇的口吻,描绘了家庭因长城建设而遭受的毁灭性打击:“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这是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刻揭示。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两句,进一步表现了长城建设者的悲惨命运。他们的劳动不仅艰苦,而且危险,很多人因此丧生。这里的“疲魂饥魄相逐归”描述了死者的灵魂和生者的饥饿躯体相互追逐,形成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最后,“陌上少年莫相非”一句,以劝告的语气呼吁年轻人不要互相指责,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理解。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揭示了秦朝修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表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暴政的愤怒和抗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