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炉香》

冕旒初负扆,卉服尽朝天。
旸谷初移日,金炉渐起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
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始看浮阙在,稍见逐风迁。
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宫早朝的盛况的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诗人呈现出了宫廷的庄严、华丽和繁忙。 “冕旒初负扆,卉服尽朝天”描绘了皇帝和大臣们开始早朝的场景,冕旒是皇帝的礼冠,负扆则意味着皇帝坐在皇位上。卉服朝天则表现出大臣们恭敬朝拜皇帝的场景。 “旸谷初移日,金炉渐起烟”这两句则通过环境的描绘,表现了早朝的开始。旸谷是日出之地,金炉渐起烟则意味着香炉中的香烟升腾,为宫廷增添了神秘和庄重的气氛。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宫廷的香气四溢,芬馨流溢,连貂蝉(古代高官显贵的冠饰)都弥漫着香气。 “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这两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了宫廷的庄严和华丽。霜仗洁白无瑕,朱栏鲜艳夺目。 “始看浮阙在,稍见逐风迁”描绘了旗帜在风中飘扬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宫廷的庄重和肃穆。 “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这两句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家庆典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羽林军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宫廷早朝的盛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家的敬仰和赞美。
创作背景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炉香》是唐朝诗人裴次元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唐朝的一次重大事件有关。公元819年,唐宪宗李纯命人迎接佛祖的一节指骨,放入宫廷供奉,这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裴次元因此创作了这首诗,通过描绘含元殿炉香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和感慨。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背景信息,可以阅读诗歌赏析文章或相关历史研究。
相关诗词
  • 1
    [宋]
    淮海一星出,分野到梁州。
    玉京群帝朝斗,公在列仙流。
    尽扫欃枪格泽,高拱紫微太乙,霞佩拂红裯。
    非雾非烟里,永侍绀云裘。
    日南至,月既望,寿君侯。
    梅花满眼,一朵聊当一千秋。
    半夜玉堂承诏,翼旦路朝宣册,归去作班头。
    风净瞿唐峡,安稳放行舟。
  • 2
    [唐]
    抗殿疏元首,高高接上元。
    节当南至日,星是北辰天。
    宝戟罗仙仗,金炉引瑞烟。
    霏微双阙丽,溶曳九州连。
    拂曙祥光满,分晴晓色鲜。
    一阳今在历,生植愿陶甄。
  • 3
    [唐]
    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
    隔仗炉光出,浮霜烟气翻。
    飘飘萦内殿,漠漠澹前轩。
    圣日开如捧,卿云近欲浑。
    轮囷洒宫阙,萧索散乾坤。
    愿倚天风便,披香奉至尊。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