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除夜书情》

何处风尘岁,云阳古驿前。
三冬不再稔,晓日又明年。
春入江南柳,寒归塞北天。
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尘岁月,感慨时光流逝,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首联“何处风尘岁,云阳古驿前”,以问句开头,表达了诗人在云阳古驿前感叹流年,风尘仆仆的岁月何处寻的思绪。颔联“三冬不再稔,晓日又明年”,以“三冬”表达时间的流逝,以“晓日又明年”表达新的一年又开始的意味,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颈联“春入江南柳,寒归塞北天”,以春天的江南和寒冷的塞北对比,展现了广阔的地域和四季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尾联“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以“伤”字表达诗人的感伤情绪,以“花景对韦编”表达诗人面对美景却只能独自研读经书的寂寞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面对生活的寂寞与无奈。
创作背景
《除夜书情》是唐朝周弘亮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在旅舍中度过的情景,表达了孤独寂寞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节日背景:诗题中的“除夜”指除夕,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家人通常要团聚在一起守岁、拜年。而诗人却独自在旅舍度过,这增强了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2. 社会背景:唐朝时期,社会繁荣,文人雅士常常离家求学、游历或赴任,因此,节日期间与家人分离是常有的事。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情感。 3. 个人背景:周弘亮作为唐朝文人,可能因求学、游历或公务等原因离开家乡,在除夕之夜感受到孤独和思乡之情,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综上所述,《除夜书情》的创作背景包括节日背景、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诗人在除夕之夜创作这首表达孤独思乡之情的诗。
相关诗词
  • 1
    [明]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 2
    [唐]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3
    [唐]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