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拟行路难》

君不见河边草。
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
今暝没尽去。
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
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
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
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
存亡贵贱付皇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感慨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和时间的流转,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描绘了河边的草在冬天枯死,春天又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转。接着,“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不断地循环。这些描绘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接下来,“今我何时当然得。一去永灭入黄泉。”诗人感叹自己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何时才能离开这个世界。这表达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诗人意识到人生中欢乐少而苦难多,而意气风发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是在年轻的时候。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最后,“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聚在一起,床头常有钱财可以沽酒畅饮。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渴望。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命运的无奈,认为生死存亡都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留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创作背景
鲍照的《拟行路难》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鲍照出身贫寒,虽然渴望能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但却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和世俗偏见的阻碍。这种社会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鲍照心性刚强,志气高远,期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功业摆脱门第低下的羁绊,冲破士族制度的束缚。然而,他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饱受挫折,四处奔波却遭到他人的非议。这种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因此,《拟行路难》这组诗,既表现了鲍照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情绪和抗争精神,也抒发了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寒门志士备遭压抑的痛苦。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3
    [宋]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