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海屋为彝古鼎赋》

海上高僧屋数椽,珊瑚碧树绕阶前。
过桥云磬天台寺,泊岸风帆日本船。
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
百年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海上高僧居所和周围环境的诗,充满了浓郁的佛教和神话色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海上高僧屋数椽,珊瑚碧树绕阶前。”描绘了高僧的居所和环境。这是一个远离陆地的海上居所,屋舍简陋,只有数椽之大。而居所的阶前则环绕着珊瑚碧树,这美丽的景象令人感到神秘而宁静。 颔联“过桥云磬天台寺,泊岸风帆日本船。”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高僧的居所附近有一座天桥连接的寺庙,寺庙里传来的云磬声让人感到宁静肃穆。同时,海岸线上停泊着一些日本船只,风帆飘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海上画面。 颈联“龙女献珠来供佛,鲛人分席与参禅。”则引入了佛教和神话元素。龙女献上珍珠供佛,鲛人与高僧一起参禅,这些神话和佛教元素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尾联“百年劫数如弹指,眼见桑田几变迁。”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百年劫数如弹指一挥间,眼前的桑田已经历了几次变迁。这种对时间和历史的感慨,给整首诗增添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以海上高僧的居所和环境为背景,融入了佛教和神话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呈现出一种神秘、宁静而深沉的美感。
创作背景
《海屋为彝古鼎赋》是明代文学家董纪创作的一篇赋。作品通过描绘海屋的形象和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海洋的认知和态度。至于这篇赋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学风格以及对海洋的特定感悟等因素,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相关诗词
  • 1
    [唐]
    提琴一万里,负书三十年。
    晨攀偃蹇树,暮宿清泠泉。
    翔禽鸣我侧,旅兽过我前。
    无人且无事,独酌还独眠。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
    形骸寄文墨,意气托神仙。
    我有壶中要,题为物外篇。
    将以贻好道,道远莫致旃。
    相思劳日夜,相望阻风烟。
    坐惜春华晚,徒令客思悬。
    水去东南地,气凝西北天。
    关山悲蜀道,花鸟忆秦川。
    天子何时问,公卿本亦怜。
    自哀还自乐,归薮复归田。
    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
    倘遇鸾将鹤,谁论貂与蝉。
    莱洲频度浅,桃实几成圆。
    寄言飞凫舄,岁晏同联翩。
  • 2
    [元]
    东万山之罗络兮,恒赤城之盘纡。
    琼台方古郁以出没兮,聚仙佛之所庐。
    东海之嵬岸兮,架金梁之凌虚。
    裒灵修之播迁兮,来仙伯以导舆。
    赤子兮如鱼,纷望思兮鼎湖。
    嗟山川其如昨兮,眇风景其愁予。
    望海屋兮渠渠,挽飞飙兮以为车。
    上下风雨兮出入太初,下视弱水兮黄尘满区。
    仙耶释耶?
    吾不知何谁兮,羌从汝兮归诸。
  • 3
    [宋]
    旧隐真仙宅,论诗得老干。
    云深海屋古,书拥雪灯残。
    一棹横秋色,九华生暮寒。
    空余青眼在,肯作故人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