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重阳》

战尽今秋见太平,西风多作北风声。
不吹鸟帽吹氈帽,篱下黄花笑不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后的秋天景象,透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盼与对战争的悲痛。首句“战尽今秋见太平”,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能在秋天结束,带来和平。“西风多作北风声”描述了秋天的风声,西风多作北风声,带有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味,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混乱。 第三句“不吹鸟帽吹氈帽”,通过对比,描述了风中两种帽子的状态,鸟帽被风吹走,而氈帽却得以留下。这里的鸟帽可能象征着战争中的虚幻与不定,而氈帽则可能象征着坚韧与实实在在的生活。 最后一句“篱下黄花笑不成”,以黄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在战争环境下的无奈与苦涩。黄花本应在秋天盛开,欢声笑语,然而却因为战争的影响,无法展现出它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载体,深深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混乱,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融入景象之中,使诗更具感染力和深度。
创作背景
释德丰的《重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有关。重阳节,又称双九节,是古代中国的重要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插茱萸,以此来驱邪避害,祈求平安。诗人在重阳节时,可能登高望远,看到了秋天的景色,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人生等的思考和感悟。例如,诗中可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或者对人生的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诗词赏析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2
    [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3
    [清]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释德丰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