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赓僧韵》

天台五百尊,方寸皆明月。
月影弥千江,何曾有暂歇。
为斯妙用通,今古长不灭。
昔当悬挂时,诚非凡可越。
住世及应真,几度阿僧劫。
假锡作梯航,泛海涛如雪。
一旦杳无踪,暂与沙门别。
倏忽群禅中,孰能为机泄。
禅心旷无迹,如海亦何竭。
僧本具他心,宗门常合辙。
作品赏析
这段话是在描述佛教的信仰和修行,表达了对禅宗的敬仰和对佛教精神的崇尚。它包含了很多象征和隐喻,以及许多与禅宗有关的主题和概念。 首先,“天台五百尊,方寸皆明月”这句话是在描述佛教的信仰体系,即佛教中的五方佛或五方佛的化身,他们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就像明月一样明亮。 “月影弥千江,何曾有暂歇”这句话是在描述禅修中的体验,即禅修者通过冥想和观察,可以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就像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一样,遍布在千江之中,永不消失。 “为斯妙用通,今古长不灭”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真理的不朽性的认识,认为佛法的妙用是不生不灭的,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时间和空间,也始终存在。 “昔当悬挂时,诚非凡可越”这句话表达了对佛教传统和经典的高度尊重和敬仰,认为这些经典在悬挂的时候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范畴。 “住世及应真,几度阿僧劫”这句话表达了对佛陀和佛门弟子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时间和劫难,为众生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禅心旷无迹,如海亦何竭”这句话表达了对禅修者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的内心是空旷无迹的,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 “僧本具他心,宗门常合辙”这句话则是在描述僧侣和禅宗之间的关系,认为僧侣具有其他心性,能够理解和掌握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总的来说,这段话表达了对佛教信仰、修行、传统和经典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禅修者、僧侣和禅宗的赞美之情。它也强调了佛教真理的不朽性和超越性,以及禅修者内心的空旷无迹和广阔无垠。
创作背景
朱元璋的《赓僧韵》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一次参禅经历有关。在这次经历中,他拜访了一位高僧,并与之交流了对佛法、宇宙和人生的理解。高僧的深邃智慧和豁达胸怀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因此产生了创作冲动,写下了这首《赓僧韵》。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川、草木等自然景象,表达了朱元璋对佛法大道的理解,同时也展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在诗中,他将自然景象与佛法精神相互融合,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情操。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1
    [宋]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
    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 2
    [明]
    崇楼言言,上下太清。
    鸿钟在县,飞鲸是名。
    在昔先民,制器尚形。
    取类相感,用谹其声。
    此方真教,由闻而入。
    诞敷法音,昭我玄极。
    假物以鸣,与世作则。
    震惊大千,群动咸息。
    维此积善,灵僧之宫。
    爰作斯楼,惊昏启蒙。
    侯谁尸之,曰沙门惠公。
    胡溃于成,弘誓在躬。
    瞻彼飞楼,峙于东海。
    华鲸在兹,蒲牢震骇。
    苦轮乃轫,音场无碍。
    于千万年,迷者永赖。
  • 3
    [宋]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
    一理黄金宫,突兀清江湄。
    其徒则以安,其道犹远而。
    吾游童且白,仅乃见此禧。
    譬如蒿艾中,蔚然得江蓠。
    昂藏老鹤骨,劲瘦寒松枝。
    宴坐了无营,孤香对逶迤。
    海涛走窗槛,江云翔屋楣。
    全收眼界胜,閴与人境辞。
    吾方迫远游。未可分清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