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中问法传宗印,日暮裁诗变楚骚。 香积诸天修净供,蒲茸三殿赐新袍。 夜禅锡驻青鸳刹,晓渡杯陵白露涛。 参罢虚堂惟宴坐,风松露桂海蟾高。 |
|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诗意的诗歌,描绘了僧人在雪中问法、裁诗、修供的场景,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神秘和庄重。同时,诗歌也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 首联“雪中问法传宗印,日暮裁诗变楚骚”,通过“雪中问法”和“日暮裁诗”两个场景,表现了僧人在艰苦的环境中追求佛法和诗歌的境界。“传宗印”和“变楚骚”,则表现了佛法传承和诗歌创作的变革,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厚重和创新。 颔联“香积诸天修净供,蒲茸三殿赐新袍”,通过“香积”和“蒲茸”两个意象,表现了佛教文化的神秘和庄重。同时,“修净供”和“赐新袍”也表现了僧人们虔诚的修行和庄重的仪式。 颈联“夜禅锡驻青鸳刹,晓渡杯陵白露涛”,通过“夜禅”和“晓渡”两个场景,表现了僧人们修行的艰辛和坚韧。同时,“青鸳刹”和“白露涛”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 尾联“参罢虚堂惟宴坐,风松露桂海蟾高”,通过“参罢”和“宴坐”两个场景,表现了僧人们修行的成果和内心的宁静。同时,“风松露桂”和“海蟾高”也营造了清幽肃穆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佛教文化的神秘和庄重,同时也呈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