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有司欲取寺松供朝用感赋》

大夫去作栋梁材,无复清阴覆绿苔。
今夜月明风露冷,误他千里鹤飞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才流失、环境变迁的感慨。 首句“大夫去作栋梁材”以“大夫”喻人才,以“栋梁材”象征重要的职位,意指这个人才已经被提拔到了重要的位置,发挥了其价值和作用。这一句也暗示了原来的环境已经无法留住这样的人才。 次句“无复清阴覆绿苔”中,“清阴”指的是树荫,“绿苔”则是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植物。此句表达了人才离去后,原本的环境已经失去了其庇护和滋养的作用,不再有生机和活力。 第三句“今夜月明风露冷”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冷的夜晚,月光明亮,风露寒冷,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 最后一句“误他千里鹤飞来”中的“鹤”象征着高尚、优雅的人才,“千里飞来”则表达了人才不远千里来寻找机会和发展。而“误他”二字则暗示了这样的寻找可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原来的环境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机会和滋养。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才流失和环境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和环境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世事无常、人才难留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有司欲取寺松供朝用感赋》是宋朝诗人释维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和寺庙的生活。在宋朝,佛教寺庙通常拥有一些田地和山林,这些财产是寺庙经济的重要来源,也是僧侣们修行和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当有关部门想要取走寺庙的松树供朝廷使用时,僧侣们自然会感到担忧和不满。 释维琳作为一位僧侣,对这种情况深感忧虑,因此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不满。他在诗中描绘了松树的雄姿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以此来表达对寺庙财产被侵占的愤懑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诗歌呼吁有关部门尊重寺庙的财产权和僧侣们的修行生活,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宗教情怀。 以上是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一种解读,但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历史资料和诗歌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到洛阳,任城王薨。
    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
    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
    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岗。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
    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
  • 2
    [宋]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
    东皇天巧世无俦。
    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竹西路转古扬州。
    歌吹只应如旧。
  • 3
    [宋]
    四时皆有司花女。
    杪秋犹见花如许。
    想得紫金丹。
    工夫造化间。
    春莺留弱羽。
    更渍蔷薇露。
    莫取落英餐。
    留供醉眼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