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养蚕行》

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度问春蚕休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餧饲如婴儿。
只今上筐十日许,食叶如风响如雨。
夜深人静不敢眠,自绕休头逐饥鼠。
又闻野崇能相侵,典衣买纸烧蚕神。
一家心在阴雨里,只恐叶湿缲难匀。
明朝满簇收银蚕,轧轧车声快如剪,小姑促汤娘剥纰,嬉嬉始觉双眉展。
缲成折雪不敢闲,锦上织成双凤团。
天寒尺寸不得著,尽与乃翁输县官。
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深刻描绘农村蚕妇生活艰辛的诗。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蚕妇从采桑、养蚕、纺丝到织锦的全过程,以及她们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苦。 诗的开篇,“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描绘了蚕妇在早春时节,冒着严寒采桑的场景,形象生动,如临其境。接着诗人偶遇蚕妇,询问春蚕的生长情况,进一步展现了蚕妇的勤劳和专注。 随后诗人描绘了蚕妇一家对蚕宝宝的精心照料,“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餧饲如婴儿”。这里用“如婴儿”比喻蚕宝宝,既表现了蚕妇一家对蚕宝宝的呵护,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寄托和希望。 然后诗人又描绘了蚕宝宝生长迅速,“食叶如风响如雨”。而蚕妇们则昼夜不眠,守护着蚕宝宝,驱赶饥鼠,生怕它们破坏了蚕宝宝的生长。 接着,诗人描绘了蚕妇们为了祈求蚕事顺利,烧纸祭神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她们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然后描绘了蚕妇们紧张忙碌的缫丝、织锦过程,以及成品被官府征收的无奈。 最后,诗人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这里通过对比长安女儿和蚕妇的辛劳,突显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蚕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们勤劳、坚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养蚕行》是宋朝诗人姚寅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在宋代,丝绸生产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养蚕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首诗描述了养蚕人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通过诗歌的形式,姚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矛盾。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冶游采桑女,尽有芳春色。
    姿容应春媚,粉黛不加饰。
    系条采春桑,采叶何纷纷。
    采桑不装钩,牵坏紫罗裙。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
    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 2
    [唐]
    酒姥溪头桑袅袅,钱塘郭外柳毵毵。
    路逢邻妇遥相问,小小如今学养蚕。
    西邻年少问东邻,柳岸花堤几处新。
    昨夜雨多春水阔,隔江桃叶唤何人。
  • 3
    [宋]
    日月东西行,寒暑冬夏易。
    阴阳无停机,造化渺莫测。
    开目为晨光,闭目为夜色。
    一开复一闭,明晦无休息。
    居然六合外,旷哉天地德。
    天地且不言,世人浪喧喧。
    毒蜂成一窠,高挂恶木枝。
    行人百步外,目断魂亦飞。
    长安大道边,挟弹谁家儿。
    右手持金丸,引满无所疑。
    一中纷下来,势若风雨随。
    身如万箭攒,宛转迷所之。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
    养蚕为素丝,叶尽蚕不老。
    倾筐对空林,此意向谁道。
    一女不得织,万夫受其寒。
    一夫不得意,四海行路难。
    祸亦不在大,福亦不在先。
    世路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