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县斋十咏·石席》

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
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
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
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石和环境的诗,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结粹从天匠,周方出翠峦”,这里诗人赞美了天造地设的山石,其精巧粹美,犹如天工开物,而四周则环绕着翠绿的山峦,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颔联“宁知磨琢易,须信卷舒难”,诗人通过对山石的磨琢和卷舒的描写,表现了人生的不易和坎坷。山石虽然经过磨琢可以变得更加美丽,但要想舒展自如却十分困难,需要经历无数的风雨洗礼和岁月沉淀。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颈联“角枕清同置,藜床雅并观”,这里诗人通过“角枕”和“藜床”两个意象,展现了山石和环境的清新雅致。角枕和藜床都是古代文人雅士所使用的物品,与山石放在一起,更加突显了环境的清雅和幽静。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公馀聊偃息,空觉病肤寒”,这里诗人通过“公馀”和“病肤寒”两个词语,表现了自己在公务之余,躺下来休息,感受到病痛的折磨和肌肤的寒冷。这一联通过对自身状态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石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生的不易,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人的笔触细腻、感情真挚,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很抱歉,我不清楚宋朝诗人宁参的《县斋十咏·石席》的创作背景,目前无法为您提供相关的信息。对于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需要通过研究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诗歌风格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推断。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感兴趣,建议您进一步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或者咨询专业的文学研究人员和学者,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笛里声飘柳色寒,县斋深在白云间。
    孤吟夜倚琴边月,半醉秋登宅后山。
    烟径树清苔藓长,雨塘人散鹭鸶还。
    兰舟有客题诗望,溪上家家晚唱阑。
  • 2
    [宋]
    去岁重阳尚故乡,今朝官舍又重阳。
    人情不似黄花好,处处相逢一种香。
  • 3
    [宋]
    君不见苕溪有山号浮玉,降神储瑞皆天族。
    又不见苕溪有水名水晶,地灵人杰尽维城。
    苕溪山川称第一,孕秀梅仙尤杰出。
    我来席上揖清风,义气相与吞长虹。
    见人须见大丈夫,纵是封侯亦不如。
    周官一卷长生录,未必人间有此书。
    功名一入英雄手,彩棒暂持出浙右。
    摧寻抉隐李开府,夜月花村无吠狗。
    凛凛英风凌四豪,一同谁敢犯秋毫。
    不惟握发勤延士,又且官清马骨高。
    书生惯作无毡客,负箧南归居最仄。
    何怜踪迹苦奔驰,俾近渊明时请益。
    马走暂停憩县斋,晨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