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水)》

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
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
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
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意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和特性,以此来寓言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境遇。通过精细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首句,“上善湛然秋,恩波洽帝猷。”中,诗人借用了“上善若水”的典故,赞美水的高尚品质。“湛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透明,“恩波”则表现了水的润泽万物之德。 接下来,“谩言生险浪,岂爽见安流。”诗人通过对比汹涌的波涛和平静的溪流,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这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人生的真谛。 在“泛去星槎远,澄来月练浮。”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水在天空中的倒影,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寓言着人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领悟。 最后,“滔滔对离酌,入洛称仙舟。”诗人以滔滔江水对比离别的酒杯,表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而“入洛称仙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丰富多彩。
创作背景
**《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得水)》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仕途变迁和友情有关**。具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三月,自杭州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离任前自下塘起行,取道湖州至苏州时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好友刘季孙等在西湖饯行时的不舍情感。
相关诗词
  • 1
    [宋]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 2
    [唐]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东畔月华西。
    于中炼就长生药,服了还同天地齐。
    莫怪瑶池消息稀,只缘尘事隔天机。
    若人寻得水中火,有一黄童上太微。
    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
    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三亩丹田无种种,种时须藉赤龙耕。
    曾将此种教人种,不解铅池道不生。
    闪灼虎龙神剑飞,好凭身事莫相违。
    传时须在乾坤力,便透三清入紫微。
    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
    饮酒须教一百杯,东浮西泛自梯媒
  • 3
    [宋]
    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猴孙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