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忆李之纯三首》

隽气倾天下,高情到古今。
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
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
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才情与豪情的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联“隽气倾天下,高情到古今。”以豪迈的气势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与志向,表达了其横溢的才华和胸怀壮志,气度非凡,情怀高远。 颔联“衔杯曼卿放,下笔老坡神。”运用典故,以曼卿的豪放和老坡(苏轼)的文才比喻诗人自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风流潇洒和卓越文才。 颈联“时论谁优劣,人材自屈伸。”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和人才的看法,认为时代自有公论,人才也能自适应环境,屈伸自如,这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尾联“穷愁须理遣,不必泪沾巾。”是诗人在劝解自己和他人,面对困厄愁苦,需要以理智排遣,无需过于悲伤。这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乐观。 整首诗才情横溢,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深厚的人生理解,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
创作背景
《忆李之纯三首》是宋朝诗人王从之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回忆了他与友人李之纯的交往和情谊,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友情背景:王从之与李之纯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可能曾经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或者在某些事情上有过共同的经历。这些共同的回忆和情感成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2. 离别背景:这组诗可能是在王从之与李之纯离别之后创作的。离别让诗人更加珍惜过去的时光,也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因此,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3.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非常流行。王从之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综上所述,《忆李之纯三首》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友情、离别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1
    [宋]
    面目三年隔,音传万里遥。
    宦途俱蹭蹬,日事各萧条。
    志大谋常拙,身孤道亦消。
    本无当世用,隐处会相招。
  • 2
    [宋]
    幼岁求真契,中年得伟人。
    倾怀当一面,投分许终身。
    灯火谈玄夜,莺花逐胜春。
    何时重一笑,胸次欲生尘。
  • 3
    [元]
    花底开尊待月圆,罗衫半浥酒痕鲜。
    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
    修禊每怀王逸少,听歌却忆李龟年。
    卜邻拟住吴山下,杨柳桥边檥画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