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圣水寺偶成》

尽日苦征赋,公馀散霁怀。
塞云生古厂,宿雨溜悬岩。
鸟倦晨犹伏,僧眠午未斋。
高人莫相笑,仙尉亦吾侪。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忙碌的公务之余,诗人散发着轻松的心情,在景致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寻找宁静和慰藉。 首联“尽日苦征赋,公馀散霁怀。”描述了诗人一整天都在努力工作,征收赋税,公务之余,心情逐渐散发出宁静和晴朗。这里的“散霁怀”用得非常贴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从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心境逐渐明朗的过程。 颔联“塞云生古厂,宿雨溜悬岩。”描绘了环境中的景色。这里的“塞云生古厂”形象地描绘了古老厂房上升起的云雾,而“宿雨溜悬岩”则生动地描绘了昨夜的雨水顺着悬崖峭壁流下的景象。这两个景象都非常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颈联“鸟倦晨犹伏,僧眠午未斋。”则进一步通过动物和人物的活动,描绘了环境的宁静和悠闲。鸟儿在早晨还倦伏着,僧人还未进行午斋,这样的描绘使人感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突出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主题。 尾联“高人莫相笑,仙尉亦吾侪。”这里的“高人”指的是那些超脱世俗的高士,“仙尉”则是指诗人自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身为官员,但同样向往高士的超脱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心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忙碌公务之余,向往宁静、寻求内心解脱的情感。诗歌语言凝练,意象生动,表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创作背景
《游圣水寺偶成》是宋代诗人蔡逸在游览圣水寺时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主要基于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在游览圣水寺的过程中,诗人被寺庙宁静的氛围和周围的自然景色所感染,产生了对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同时,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佛教文化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圣水寺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表,也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诗人通过描绘寺庙和周围景色的美,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辞典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