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淳于公归养》

年少复家贫,悬车去养亲。
铜扉沾美命,彩服称閒身。
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
禁林荣华者,羞见二毛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孝道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年轻且家境贫寒的人,放弃自己的车马,去照顾和赡养亲人的形象,弘扬了孝道精神。诗中的人物形象高尚、纯朴,其行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榜样作用,能够激励人们崇尚孝道,尊老爱幼,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诗歌开头两句“年少复家贫,悬车去养亲”,简洁明了地描绘了主人公的境况和行动。虽然年纪轻轻,但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车马,去照顾和赡养亲人。这种行动体现了他的孝心和责任感。 中间两句“铜扉沾美命,彩服称閒身”,通过对主人公家庭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孝道和家庭的和睦。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主人公却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让家庭变得美满幸福。 接下来的两句“纯孝敦时俗,高风似古人”,通过对主人公的赞美,弘扬了孝道精神。主人公的纯朴孝道,不仅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更展现了高尚的品质和风范,让人们感受到古代先贤的崇高品德。 最后两句“禁林荣华者,羞见二毛新”,则通过对比,强调了主人公的品格和道德价值。那些禁林中的荣华富贵者,虽然外表光鲜,但与主人公相比,却显得羞愧难当。 整首诗以孝道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个年轻人的形象和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赠淳于公归养》是宋朝诗人王旦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淳于公的家庭情况和王旦本人的为官经历有关。淳于公因家庭贫困,不得不离开家乡出仕,而王旦本人也曾因为家庭贫困而有过类似的经历。因此,王旦对淳于公的处境深有感触,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王旦对官场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他对人生的价值观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宋]
    通籍悬车不待车,彩衣归去奉晨昏。
    倚门且慰慈亲望,恋阙空衔圣主恩。
    天上芝泥新诰敕,海边芜没旧田园。
    会须引退追高躅,宦路悠悠岂足论。
  • 2
    [宋]
    宦路厌风尘,高堂役梦频。
    拜章辞旨切,致政罢光新。
    陶令羞为吏,潘生喜养亲。
    况登朝序贵,半俸岂忧贫。
  • 3
    [宋]
    九霄析命降丝纶,荣列青宫听侍亲。
    著显通天上籍,循陔重看每边春。
    入为鸳鹭行中客,归作烟霞象外人。
    一自二疏东去事,唯公千载断芳尘。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