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秦镜》

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
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
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
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
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镜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镜子清澈、精纯、公正等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借此寄寓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反思。 首联“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以“万古”和“从来”强调了镜子的历史悠久和品质卓越,展现出镜子精纯不渝的特性。颔联“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镜子的清明澄澈,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匣中,都如同明月清水一般。 颈联“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进一步描绘了镜子的光彩夺目,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万物的形态。而“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则赞扬了镜子的无所不照,无论内外都清晰透明,公正无私。 尾联“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通过对镜子的描绘,表达了人性的洞察和反思,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美丑都能清晰可见,无处遁形。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清澈、精纯、公正等品质的崇尚,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创作背景
仲子陵的《秦镜》是一首以古镜为题材的咏物诗。据传,秦镜具有神奇的功能,能够照见人心的善恶。诗人通过对秦镜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真理、正义和清明社会的向往。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心世态的关注和思考。因此,《秦镜》的创作背景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悟和反思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1
    [宋]
    潘郎心老不成春。
    风味隔花尘。
    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
    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
    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 2
    [唐]
    一振声华入紫薇,三开秦镜照春闱。
    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恩感风雷宜变化,诗裁锦绣借光辉。
    谁知散质多荣忝,鸳鹭清尘接布衣。
  • 3
    [唐]
    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
    妙年工诗书,弱岁勤组织。
    端居愁若痴,谁复理容色。
    十五坐幽闺,四邻不相识。
    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
    日月淇上游,笑人不逾阈。
    河水自浊济自清,仙台蛾眉秦镜明。
    为照齐王门下丑,何如汉帝掌中轻。
仲子陵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