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 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 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 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 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 
|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镜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镜子清澈、精纯、公正等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借此寄寓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反思。 首联“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以“万古”和“从来”强调了镜子的历史悠久和品质卓越,展现出镜子精纯不渝的特性。颔联“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镜子的清明澄澈,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匣中,都如同明月清水一般。 颈联“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进一步描绘了镜子的光彩夺目,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万物的形态。而“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则赞扬了镜子的无所不照,无论内外都清晰透明,公正无私。 尾联“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通过对镜子的描绘,表达了人性的洞察和反思,镜子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美丑都能清晰可见,无处遁形。 整首诗通过对镜子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清澈、精纯、公正等品质的崇尚,同时也寄寓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