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
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
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古城秦城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秦城的雄伟气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首句“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以游龙比喻秦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秦城的巍峨和绵长。同时,通过“首接洮河尾辽海”的描述,展现了秦城的地理位置之重要,横跨大江南北,连接了中原与边疆。 接着,“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通过对秦城三堵龙头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秦城的雄壮气势。而“至今不共山河改”一句,则表达了秦城历经沧桑,依旧屹立不倒的历史厚重感。 然后,“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诗人通过设问,表达了对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期许。希望能够在山外建起新的防御工事,环绕保护古城,使古城更加安全坚固。 最后,“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诗人用典故引出了对过去征战历史的回忆。桃源叟指的是世外桃源中的老人,诗人希望通过与老人的交流,让人们回忆起当时的征戍儿,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通过对秦城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
创作背景
**《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边疆战事和长城修建有关**。具体背景如下: 明代在临洮地区(今属甘肃)设有边防重镇,并修建了长城防御工事。赵贞吉作为明代文人,亲自前往临洮地区,目睹了长城的雄伟和边疆的风土人情。他深感边疆将士的辛勤付出和国家的安危,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歌,以表达对边疆英雄和历史的敬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您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咨询相关专家、学者。
相关诗词
  • 1
    [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2
    [清]
    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
    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 3
    [唐]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