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灵山述怀》

折腰为米本忧贫,流落天南瘴海滨。
千里云山空别恨,十年萍梗可伤神。
拊膺但觉丹心壮,览镜那堪白发新。
归去恩深知感激,只惭无德愧斯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深情感人的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艰辛、流离失所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忧愤。诗的首联“折腰为米本忧贫,流落天南瘴海滨”,通过“折腰为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因为生活贫困而不得不屈服的苦衷,同时“流落天南瘴海滨”一句又显示出诗人被迫流离失所,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天南瘴气之地。颔联“千里云山空别恨,十年萍梗可伤神”,用“千里云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别恨之深,而“十年萍梗”则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的生活,令人伤神。颈联“拊膺但觉丹心壮,览镜那堪白发新”,通过“拊膺”和“览镜”两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无奈。最后尾联“归去恩深知感激,只惭无德愧斯民”,表达了诗人虽然深感感激,但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而愧对人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过灵山述怀》是宋朝诗人岳霖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首先,从社会历史环境来看,宋朝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频繁,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这种社会背景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题材。 其次,从作者的个人经历来看,岳霖是一位具有深厚学识和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动荡和民族的苦难,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思考。 在这样的背景下,《过灵山述怀》这首诗应运而生。岳霖通过描绘灵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借景抒怀,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诗歌中充满了浓郁的家国情怀和悲壮慷慨的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2
    [清]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 3
    [唐]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岳霖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