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
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
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
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
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深深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表达了诗人对于已故去的齐斋老子的怀念,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 描绘了世事的变迁,白衣苍狗,象征人事的浮沉,而溪山却长久不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这两句赞美了自然的美景,将鹅溪比作一幅美丽的画。 “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这些诗句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水波粼粼的湖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浩渺。 “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表达了对齐斋老子眼光独到的赞美,他选择了这个地方建庐,将美丽的溪山景色融入他的诗中。 “渔人艇子时往还,笭箵掷下前溪湾。一声欸乃水天碧,回头却羡沙鸟闲。”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渔人的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楼高望极情思远,前揖衡山后苍弁。陌头杨柳几春风,当年曾识齐斋面。”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望着远方,思绪万千。 “我今怀古心悠悠,古人不见今人愁。夕阳收尽暝烟浮,扁舟载月归来休。”诗人在怀念古人的同时,也感叹今人的忧愁。最后以扁舟载月归来的画面结束,既展示了自然的美,又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情款款,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深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
创作背景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是宋朝诗人韦奇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倪文昌的书院玉湖书院有关。玉湖书院是倪文昌设立的一处教育机构,旨在传播文化知识和培养人才。韦奇在参观玉湖书院时,被书院的环境和倪文昌的教育精神所感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书院和倪文昌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古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 2
    [宋]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 3
    [南北朝]
    边庭烽火惊。
    插羽夜征兵。
    少昊腾金气。
    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
    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
    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笛曲。
    霜天断鴈声。
    连旗下鹿塞。
    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
    晕月遶胡营。
    左贤皆顿颡。
    单于已系缨。
    绁马登玄阙。
    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
    高第起西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