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 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 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 红泪渐消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
| 这是一首充满哀怨之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立于重廊,思念着失去的宠爱的悲伤心情。首联“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通过描绘金炉积尘、不炷香的冷清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黄昏时分立于重廊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与失落。颔联“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失去宠爱后的苦闷心情,笙歌飘向何处承受恩宠,而诗人却只能随风传入上阳宫,更加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颈联“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通过描绘长门宫槐柳萧疏的景象,以及玉辇沉思恨意有余的形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悲伤与怨恨。尾联“红泪渐消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则通过描绘红泪渐消、倾国之美逐渐逝去的形象,以及黄金难以为传达相如之情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宠爱的痛苦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宠爱的悲伤与怨恨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