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唐彦猷雇亭林韵》

兰若王家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易暗,箫鼓祭全疎。
草色侵花径,潮声过夕墟。
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王家祠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祭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兰若王家像,相望博陆居”,这里运用了典故,兰若和博陆都是古代的地名,诗人借此引出了王家祠堂的庄重和古老。像是指祠堂内的祖先画像,相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溯和怀念。 颔联“衣冠尘易暗,箫鼓祭全疎”,描绘了祠堂内的景象,衣冠尘暗,箫鼓祭疏,给人一种沧桑和衰落的感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祠堂维护不善的感慨。 颈联“草色侵花径,潮声过夕墟”,则进一步将视角扩大,描绘了祠堂周围的景色,草色侵花径,潮声过夕墟,给人一种宁静而凄美的感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尾联“遗风犹可想,吊古一觞余”,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祭奠,遗风犹可想,表现了诗人对祖先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吊古一觞余,则是诗人借酒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家祠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祭奠,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自然景色的赞美。诗词简洁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庄重、古老、沧桑的感觉。
创作背景
《次唐彦猷雇亭林韵》是宋朝诗人张尧干的诗作。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交背景:诗题中的“次”意味着这首诗是张尧干对唐彦猷原作的应答或和诗。这可能是在一个文人雅集或是诗社活动中,两人互相唱和,进行诗歌创作交流。 2. 自然环境:诗中的“亭林”可能是指一处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也许是一个山林或园林景致,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3. 人文情感:诗歌可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自然或人际关系的感悟,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由于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具体背景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相关历史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您能提供诗歌的具体内容,我可能能够为您提供更为详细的创作背景分析。
相关诗词
  • 1
    [宋]
    尽日困登陟,跏趺聊对床。
    岩空眩层碧,草细函幽香。
    吊古谩秋思,开尊延月光。
    随身不竿木,作戏且逢场。
    天面无纤霭,平川灏气吞。
    搘筇临阁道,拂石憩云根。
    柳映山前路,烟摇水北村。
    醉归风满袖,斜月在蓬门。
  • 2
    [宋]
    昔时高士宅,今日梵王居。
    楼影衔山远,钟声隔岸疎。
    风流嗟往事,精爽閟遗墟。
    回首鸟衣巷,凋零兵火余。
  • 3
    [宋]
    烟雨三家市,黄门卜此居。
    著书千纸在,祠宇几掾疏。
    潮汐成今古,牛羊有里墟。
    举兵鉏逆节,风烈照无馀。
张尧干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