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闻释流号自然,栖遁龙潭山之颠。 为怜旱魃赤兹土,积薪自焚上告天。 感得天公沛霖雨,至仁一念周万宇。 人心如此苟不传,天下谁复为伊吕。 我欲築室祠其下,以愧知己忘物者。 勒吾之言石之中,欲雨歌此呼卧龙。 |
|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名叫自然的僧侣,他栖居在龙潭山之巅,为了怜悯旱魃所带来的旱灾,自焚向上天祈求雨水。诗人的描写生动感人,通过自然的形象展示了人类至仁至爱的品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忘记物我、只知追求私欲的人们的惭愧之情。他希望通过建立祠堂来纪念自然,并将这些话语刻在石头上,让人们在需要雨水时歌唱呼唤卧龙。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和道德的崇敬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