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余干县干越亭》

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
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
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
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韵味和深情的诗,描绘了一个优美而又凄凉的山水画面,同时寓含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忧虑。 首联“吴越犹干地要冲,树亭危岸势凭空”,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吴越之地的险要地势和壮丽的景色,亭台楼阁建立在陡峭的岸边,悬空而立,显得气势磅礴。 颔联“春潭倒影黄昏月,古木喧声白昼风”,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潭映照着黄昏的月影,古木在白昼的风中发出喧响。这两句诗构图精美,语言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韵味。 颈联“鸥鹭惯来窥燕席,烟云无着护帘栊”,诗人通过描绘鸥鹭窥视燕席,烟云环绕帘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诗意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尾联“凄凉故国多迁变,独有溪山在望中”,诗人在这里抒发了对故国多灾多难的悲凉感慨,而唯一不变的只有那远方的溪山。这一联诗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个优美而又凄凉的山水画面,同时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题余干县干越亭》是宋朝诗人李孝先的一首诗。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下游,东与万年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北与鄱阳、都昌县毗邻,南邻余江、东乡。该县是江西历史较悠久的古县之一,建县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干越亭则是一个历史古迹,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干越国故城的一部分。 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可以推测,李孝先在游览干越亭时,可能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古迹的壮美,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同时,作为一个宋朝诗人,他也可能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慨。 以上是《题余干县干越亭》的创作背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由于历史背景复杂,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诗词
  • 1
    [唐]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 2
    [唐]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 3
    [宋]
    三月余干花草春,天遥莫问谪仙坟。
    长箫不要吹哀吹,愁杀江东日暮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