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舟中作》

青山淡淡夕阳时,狂客扁舟只载诗。
细雨一江菰叶老,西风两岸柳条衰。
雁横秋影过荒戍,鸦带寒声落古祠。
但说莼鲈滋味好,季鹰心事几人知。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日景色,并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某种生活态度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青山淡淡夕阳时,狂客扁舟只载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夕阳景色,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淡雅,而狂放的诗人乘坐着小舟,心中满载着诗篇。这里的“狂客”形象,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 颔联“细雨一江菰叶老,西风两岸柳条衰。”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细雨洒在江面上,使得菰叶显得更加衰老,西风吹过两岸,柳条也显得凋零。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流逝。 颈联“雁横秋影过荒戍,鸦带寒声落古祠。”通过对雁和鸦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大雁横飞过秋天的天空,落在荒废的戍楼上,寒鸦带着凄凉的声音落在古老的祠堂上。这些意象的使用,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凄凉。 尾联“但说莼鲈滋味好,季鹰心事几人知。”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季鹰的典故。季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回乡,这里的“但说莼鲈滋味好”是借用季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季鹰心事几人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世人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理解有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诗歌和故乡的深深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悲哀。
创作背景
樊阜的《舟中作》是一首描绘在舟行中的所见所感的诗。创作背景可以从诗的内容推测出来。诗中描绘了青山、夕阳、扁舟、细雨、菰叶、西风、柳条、雁影、鸦声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孤寂、落寞、思乡的氛围。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季鹰心事,暗示了诗人可能有类似季鹰的思乡之情。因此,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诗人舟行中,面对自然景色,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进而创作出来的。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环境,目前缺乏相关史料,无法确定。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2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3
    [现代]
    孤怀入海弥难说,水鸟舟人共此游。
    束地巨环迎北小,拍天万水尽南流。
    斜阳大月中宵见,(midnightsun为挪威奇景。
    )故国新声一笑休。
    (舟人共唱波兰新曲。
    )忽忆江南黄篾舫,几时归去作遨游。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