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点绛唇·楼下清歌》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
梦云烟树。
依约江南路。
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
花无数。
问花无语。
明月随人去。
作品赏析
【评解】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
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委婉,
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点绛唇》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
----------------------------
此为怀人念远之词。
全词以行云流水般的空灵笔调,从闻歌入乎,转入梦境,又由梦中寻觅转入对月怀人。整首词回旋往复,句琢字炼,清空醇雅。
上片首句以一个“清”字为全词在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水流歌断春风暮”,断,终了,这句是说那流水般的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
“春风暮 ”,景语,一字一景,词中以下诸景,皆缘此三字而来 ;这里也同时点出了这首词的特定节候,这正是一个怀人的季节 ,怀人的天气,怀人的时刻。
“水流”,字面上自然是写“ 清歌”的缠绵婉转,实际上,这里“水流”即流水,暗寓知音,典出《列子·汤问 》。因而 ,“水流歌断”又寓有知音离别的意思。由此,作者的笔触转入怀人。作者写怀人,非用泛泛之笔,而是借助于一个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思想情绪写得深刻入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以及下片的“碧水黄沙”云云,皆是梦境,在用笔上又极见层次 。“梦云 ”、“依约”两句是入梦之境。“云”,是“梦云”,“树”是“树”是“烟树”,“江南路”是“依约 ”(隐约)朦胧的,极是迷离惝恍的梦境。由“云”而“树”而“路 ”,由飘忽而实在,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下片写梦中寻觅和对月怀人 。“碧水黄沙 ”,紧承上片结句之意,进一步写对知音的寻觅。如果说上片“依约江南路”是在朦胧中辨认知音去路的话,那么,“碧水黄沙”所表现的则是到处寻觅,水中陆上,无所不至,大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工夫了,且四字属对工稳,色彩鲜明,为本词的唯一亮色,这正是作者用笔变幻处。“梦到寻梅处”是穷尽“碧水黄沙”辗转寻找的结果,笔法由面到点,然后由“寻梅处”引出“花无数”,再由花而人,向花打听知音之所在。
这几句,用笔如剥茭,一步一层,层层转深,转愈深而情愈切,及至问花无语,寻觅无着,顿挫之下,不禁怅然若失,愁绪茫茫,不知所之,转见明月,也好象已随那人运去,而失去了它那固有的光辉 。“明月随人去”一句所展示的空间既大且空,读之令人如置身于一个广漠而暗淡的世界,进而想到作者于此所寄寓的感情必然是悲凉而空虚的。此时的作者,是醒是梦,已在难分难辨之际,这真是以景传情的神来之笔。
不过,作者的情调显然是过于低沉了,同样是写对月怀人,却不如苏轼“千里共婵娟”来得旷达。
此词作者是一位以清丽素雅著称的词人。他的作品,善写烟雨和月色,具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本篇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点绛唇·楼下清歌》是宋代词人李祁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作者相思之情,主要围绕“相思”二字展开。上片描写作者相思的情景,下片则直接抒发相思之情。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背景,主要是作者通过描绘相思之情,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因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李祁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感受。
相关诗词
  • 1
    [唐]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 2
    [唐]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
  • 3
    [宋]
    汤泛冰瓷一坐春。
    长松林下得灵根。
    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
    壑源曾未醒酲魂。
    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