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如归亭》

拍天烟浪接沧溟,识尽归舟是此亭。
风递秋香来橘社,水资春味验茶经。
捲簾江树差差绿,入坐湖山隐隐青。
鲁望幽居在何处,白鸥无主满闲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湖边景色的诗,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首联“拍天烟浪接沧溟,识尽归舟是此亭。”描绘了湖面的浩渺和烟浪拍打的壮观景象,通过“识尽归舟是此亭”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熟悉和亲近感。颔联“风递秋香来橘社,水资春味验茶经。”中,通过“风递秋香”和“水资春味”的描绘,呈现出季节的变化和湖光山色的美景,同时用“橘社”和“茶经”的意象,传递出文化的内涵。颈联“捲簾江树差差绿,入坐湖山隐隐青。”通过对江树和湖山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尾联“鲁望幽居在何处,白鸥无主满闲汀。”则用“鲁望幽居”和“白鸥无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充满文化内涵的氛围,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示。
创作背景
叶纲的《如归亭》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有关。叶纲是一位宋代文人,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自然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因此,他创作《如归亭》这首词,可能是在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家乡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另外,叶纲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雅士们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叶纲也可能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猜测,具体创作背景需要参考更多史料和文献。
上一首
《缺题》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2
    [宋]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 3
    [元]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叶纲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