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大涤洞天留题》

好风吹我来洞天,云山九折相回旋。
苍虬绾结锁清润,翠蛟飞舞鸣潺湲。
一从大涤豁心目,披蒙蹑径登来贤。
栖真亭结翠微顶,临风一啸卑尘寰。
凤鸣晓霭群籁息,龙眠夜月山云连。
双台叠翠锁空洞,危峰屹柱崭苍烟。
金堂玉室亘万古,兰林蕙帐馀千年。
三更雨滴傍檐石,六月秋生飞玉泉。
瀹泉烹玉隽馀味,但觉两腋如飞仙。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仙人洞府的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好风吹我来洞天”引入了仙风洞天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一股飘逸出尘的气氛。接下来的“云山九折相回旋”描绘了云山曲折回旋的景象,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 “苍虬绾结锁清润,翠蛟飞舞鸣潺湲”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树木和溪流比作虬龙和翠蛟,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且具有神秘色彩。 “一从大涤豁心目,披蒙蹑径登来贤”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心胸豁然开朗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他不畏艰险,攀登高峰的决心。 “栖真亭结翠微顶,临风一啸卑尘寰”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山顶的栖真亭上,迎风长啸,俯瞰人间的壮观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凤鸣晓霭群籁息,龙眠夜月山云连”两句,运用了凤凰和龙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描绘了清晨和夜晚的山景。 “双台叠翠锁空洞,危峰屹柱崭苍烟”两句,再次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峰叠翠,云雾缭绕的景象。 “金堂玉室亘万古,兰林蕙帐馀千年”两句,表达了仙人洞府的永恒和神秘。 “三更雨滴傍檐石,六月秋生飞玉泉”两句,描绘了洞府的气候特点,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最后的“瀹泉烹玉隽馀味,但觉两腋如飞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品尝泉水后,如同飞升仙境的感受,为整首诗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充满了想象力和浪漫色彩,生动地描绘了自然风光和仙人洞府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创作背景
《大涤洞天留题》是宋朝诗人曹诚明的作品。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二是对道教文化及仙境的描绘和赞美。 首先,宋代文人雅士普遍喜欢游山玩水,寻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体验,因此留下了许多歌咏山水的诗篇。曹诚明也是其中之一,他对大涤山的自然景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其次,道教文化在宋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文人墨客也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大涤洞天是道教中的著名洞天福地,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曹诚明在游览大涤洞天时,感受到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因此写下了这首描绘仙境的诗篇。 综上所述,《大涤洞天留题》的创作背景主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道教文化的热爱与向往。
相关诗词
  • 1
    [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2
    [宋]
    凤楼郁郁呈嘉瑞。
    降圣覃恩延四裔。
    醮台清夜洞天严,公宴凌晨箫鼓沸。
    保生酒劝椒香腻。
    延寿带垂金缕细。
    几行鵷鹭望尧云,齐共南山呼万岁。
  • 3
    [宋]
    一脚从别海南船,身逐云飞江浙天。
    走遍洞天寻隐者,不知费几草鞋钱。
曹诚明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