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渡湘水》

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
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
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
莫问黄陵庙,门前断客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渡河的画卷,营造了一种寂静、凄美的氛围。整体而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感受自然的韵味和历史的厚重。 首联“若为乘夜渡,贪涉此山川”,以假设的语气引领全诗,仿佛诗人正邀请读者一同体验夜渡的旅程,贪图的是这片秀美的山川景色。这种表述方式既富有想象力,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颔联“水自三湘合,云知七泽连”,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河流汇聚、云漫湖泽的壮观景象。这里的“自”和“知”二字用得恰到好处,赋予了水和云以生命力和感知能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蛩声暗秋色,雁语杂寒烟”,进一步通过秋虫的鸣叫和雁语的混杂,描绘了秋天的特色和寒烟的弥漫。这里的“暗”和“杂”二字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凄清、寂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莫问黄陵庙,门前断客船”,以历史典故黄陵庙作为结尾,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门前断客船的景象与前面的乘夜渡形成呼应,整个诗篇在这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渡河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敬仰。
创作背景
**《夜渡湘水》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童珮的亲身经历,二是唐代姚崇《夜渡江》的启发**^[1]^。 在亲身经历方面,童珮曾多次在夜间渡江,这种特殊的体验让他对夜晚的江水有了独特的感受,因此产生了创作此诗的灵感^[1]^。 在受到唐代姚崇《夜渡江》启发方面,童珮对这首诗的艺术构思颇为欣赏,于是借鉴其描绘了一幅类似的夏夜渡江图^[1]^。
相关诗词
  • 1
    [唐]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2
    [近代]
    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 3
    [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