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光风霁月亭》

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
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
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
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边景色的诗,诗人在回首看到高耸的山峦和汹涌的江水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威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的峥嵘和江水的咆哮,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是一首很好的写景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江边回首见峥嵘,砥柱颓波气象狞。”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回首看到的景色,高耸的山峦和汹涌的江水形成了壮丽的景象。“砥柱颓波”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汹涌,“气象狞”则表现了整个景色的雄壮和威力。 颔联“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色,三面环山,一泓寒绿的水,静谧而深邃。“不闻声”以静衬动,更加凸显出江水的沉静和深邃。 颈联“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康节的诗,将风比作包羲的易,表现了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呼应,也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深深敬仰。 尾联“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天未老而人已老,但是更应该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这表现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即赞美自然,感慨人生,追求更高的境界。 整首诗以江边景色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吕人龙的《光风霁月亭》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遭遇和心境有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临皋亭,并在附近开垦荒地,筑屋名雪堂。在政治迫害后,他的内心虽然忿懑痛苦,但并未被压垮,而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旷达和恬淡精神。他沉浸于大自然,寻求美的享受,领悟人生的哲理。这种背景下,吕人龙创作了《光风霁月亭》一诗,以表达苏轼在困境中的豁达态度,赞美他的高尚品质。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寒轻条已翠,春初未转禽。
    野雪明岩曲,山花照迥林。
    苔色随水溜,树影带风沈。
    沙长见水落,歌遥觉浦深。
    馀辉斜四户,流风飏八音。
    既此留连席,道欣放旷心。
  • 2
    [元]
    畅光风袅袅,转幽蕙,泛崇兰。
    最上已清明,相期一日,百岁逢难。
    秋千自儿女事,快邻翁、覆手羽觞乾。
    莫道韶华一月,从今已属春残。
    故人回首隔长安。
    轮值下金銮。
    对赐火新烟,应思?禊,何地江干。
    依然齿牙牢在,并年时、花似露中看。
    独赖中书未老,言时发尚冲冠。
  • 3
    [宋]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
    女兄欢笑酒尊同。
    满眼儿孙群从。
    但愿年愈百岁,何妨时醉千钟。
    朱颜绿发照青铜。
    要看如龙如凤。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