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疏斋用前韵记响山之游依韵奉答》

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流风馀韵无时终。
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独相长雄,静定要与山争功。
绣衣光华照岩壑,豁然纳我云梦胸。
群峰飞翠匏樽中,仙源还渔舟通。
须臾烟霏散空蒙,楼观隐约孤城东。
感慨千古思无穷,啸歌抵掌生英风。
黄金易求此乐少,野人何计箪瓢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它描绘了一个孤寂的山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首句“空山在昔森万松”,给人一种寂静、肃穆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广阔而深邃的山林之中。接下来,“两贤曾此登虬龙”,让人想象到两位贤者攀登虬龙的壮观场景,感受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流风馀韵无时终”,这句话表达了自然之美的永恒,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我来寒栖鬓成翁”,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已经年迈,但是仍然向往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 “人生出处何心同”,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独相长雄”,则表现了诗人对富贵荣华的淡泊,以及对英勇战斗的崇尚。 “静定要与山争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和坚定的决心。而“绣衣光华照岩壑,豁然纳我云梦胸”,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博大胸怀。 “群峰飞翠匏樽中,仙源还□渔舟通”,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宛如仙境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而“须臾烟霏散空蒙,楼观隐约孤城东”,则又让人回到了现实,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最后,“感慨千古思无穷,啸歌抵掌生英风。黄金易求此乐少,野人何计箪瓢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一种迪和感悟。
创作背景
《疏斋用前韵记响山之游依韵奉答》是宋朝诗人潘从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潘从大和疏斋两人的交往以及他们一同游览响山的经历。他们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这次游览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诗歌的唱和,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彼此间的深厚友情。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参考更多的文献资料或了解作者生平事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下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唐]
    柳下官资颜子居,闲情入骨若为除。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只见丝纶终日降,不知功业是谁书?
    而今共饮醇滋味,消得揶揄势利疏。
  • 2
    [宋]
    造物巧能赋,新腊报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农艳映横枝。
    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
    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
    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
    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依韵偏宜。
    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 3
    [宋]
    冲虚脱屣世绵绵,胜地人来尚凛然。
    不见彩云迎皓鹤,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阶蔓草迷香迳,偃盖寒松杂暮烟。
    静化信从无妄得,堪思汉武亦神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