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抽稚绿麦生歧,男女新年解谷丝。 老至已怜同甲少,业成未觉见丁迟。 槿篱日薄鸡豚散,花邬春深燕雀知。 却怪闲情消不尽,据床长咏《竹枝词》。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新春生活的画卷,以桑树、稚绿的麦苗、解谷丝的男女为描绘对象,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年老和业成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首联“桑抽稚绿麦生歧,男女新年解谷丝”,以桑树和麦苗为描绘对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桑树抽出稚嫩的绿叶,麦苗在田间分叉生长,男女村民也开始解谷丝,为新的一年做准备。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村春天的美好景象。 颔联“老至已怜同甲少,业成未觉见丁迟”,则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和业成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到同龄人越来越少,不禁怜悯起自己来。同时,虽然事业有所成就,但诗人并未因此觉得看到孙子晚了。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颈联“槿篱日薄鸡豚散,花邬春深燕雀知”,则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景致和生活。槿篱边的鸡豚在日落时分散去,花邬深处的燕雀在春意盎然中欢快地鸣叫。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祥和。 尾联“却怪闲情消不尽,据床长咏《竹枝词》”,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的闲情逸致怎么也消磨不尽,于是躺在床上长咏《竹枝词》。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新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表现,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美丽的农村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