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容巀嶭石为身,造化安排气象匀。 杳{上宀下条}一湾开洞府,巉岩四立护风尘。 溪光照野疑无夜,树色参天不计春。 谁把翠崖磨似玉,喜留诗语记幽人。 |
|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壮的山峰,展现出自然的壮丽和幽深。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山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首联“山容巀嶭石为身,造化安排气象匀。”描绘了山峰高大险峻,身姿雄壮,仿佛是由石头铸就的。诗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将山峰打造得如此匀称、完美。 颔联“杳{上宀下条}一湾开洞府,巉岩四立护风尘。”描绘了山中的洞府,幽深神秘,四周高耸的岩石护卫着它,使它免受风尘的侵扰。这一联通过对比洞府的幽静与外界的喧嚣,进一步凸显了山的庄严与神秘。 颈联“溪光照野疑无夜,树色参天不计春。”描绘了山中的溪水和树木。溪水清亮,光照原野,仿佛让人忘记了夜晚的降临。树木高耸入云,色彩斑斓,仿佛不计较季节的更替。这一联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谁把翠崖磨似玉,喜留诗语记幽人。”以问句作结,让人思考是谁将翠绿的山崖打磨得如玉一般光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留下诗句记录这个幽静的地方。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峰、洞府、溪水、树木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幽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使得整首诗意境更加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