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吴下同年会诗》

青云紫陌不相违,四海如公省见稀。
身在外台严刺举,诗来属邑慰瞻依。
珠园授笔驱春雨,泽国扬帆送夕晖。
留落而今待公道,敢言一斥羡群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青云紫陌不相违,四海如公省见稀。”描绘了广阔的天空和繁华的道路,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四海如公省见稀”一句,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卓越才华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颔联“身在外台严刺举,诗来属邑慰瞻依。”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依然严谨自律,勤勉为政,同时用诗歌来安慰和鼓舞属下的士民,展现出诗人的勤勉和仁爱之心。 颈联“珠园授笔驱春雨,泽国扬帆送夕晖。”这两句非常生动,描绘了春天雨后的美景,用“珠园授笔”和“泽国扬帆”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尾联“留落而今待公道,敢言一斥羡群飞。”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受留落和不公,但依然坚守正道,不羡慕别人的飞黄腾达,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正直。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炼,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同时,诗人的情感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不公的坚韧和正直。
创作背景
《吴下同年会诗》是宋朝文人周承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宋朝的科举制度和同年会的传统有关。 在宋朝,科举制度是宋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士子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进而入仕为官。同年会则是宋代科举制度下的一种特殊传统,即同年登科的进士们自发组织的一种联谊活动,旨在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和交流,同时也是为了共同缅怀科举之路的艰辛和荣耀。 周承勋作为宋朝的进士,参加了这样的同年会活动,并作了这首《吴下同年会诗》,以表达自己对同年登科进士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朝文化的独特韵味。
相关诗词
  • 1
    [唐]
    双鸂鶒,锦毛斓斑长比翼。
    戏绕莲丛回锦臆,照灼花丛两相得。
    渔歌惊起飞南北,缭绕追随不迷惑。
    云间上下同栖息,不作惊禽远相忆。
    东家少妇机中语,剪断回文泣机杼。
    徒嗟孔雀衔毛羽,一去东南别离苦。
    五里裴回竟何补。
  • 2
    [唐]
    江城郁郁春草长,悠悠汉水浮青光。
    杂英飞尽空昼景,绿杨重阴官舍静。
    此时醉客纵横书,公言可荐承明庐。
    青天诏下宠光至,颁籍金闺征石渠。
    秭归山路烟岚隔,山木幽深晚花拆。
    涧底红光夺火燃,摇风扇毒愁行客。
    杜鹃啼咽花亦殷,声悲绝艳连空山。
    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
    山鸡锦质矜毛羽,透竹穿萝命俦侣。
    乔木幽谿上下同,雄雌不惑飞栖处。
    望秦峰回过商颜,浪叠云堆万簇山。
    行尽杳冥青嶂外,九重钟漏紫霄间。
    元和列侍明光殿,谏草初焚市朝变。
    北阙趋承半隙尘,南梁笑
  • 3
    [元]
    朱弦三叹。
    宝瑟凝尘满。
    更奈芙蓉秋思晚。
    湘浦离歌欲断。
    往年尊俎风流。
    忆君送客江楼。
    此日江缕送客,忘怀赖有沙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