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
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感慨和自省的诗。诗人表达了自己才疏学浅,命运多舛的困境,同时又感慨遇到了好朋友,但却未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首联“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才华不足,命运不好的感叹,同时也展现了自我反省和怀疑的态度。 颔联“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诗人感慨虽然遇到了好朋友,但在公正的时代却遭到了贬谪。这一对比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 颈联“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诗人用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想依靠才华出众的人,但却找不到门路,想要穿越困难重重的前方,却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尾联“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惭愧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的鼓励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优美,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创作背景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有关。在唐朝,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下第”则是指科举考试未中。因此,这首诗是杨凝在科举落榜后,得到一位侍郎(高级官员)的指点和关照,以及新一届的科举及第者的宣恩感谢后所作。 在诗中,杨凝表达了自己落榜后的心情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侍郎和新科进士的感激之情。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下士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经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