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李荣互谑》

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
--僧法轨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李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人物的形象和身份,通过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首句“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似乎在讲述一个姓李的人应该具备礼貌,但是说他荣耀却又不荣耀。这里通过“应须礼”和“不荣”的对比,对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一种调侃。 接下来,第二句和第三句具体描绘了一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这个人物形象矮小,而且还没有头发,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这里的描绘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鲜明。 最后一句“李荣”与前面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立刻意识到这个“李荣”就是那个被描绘为身材矮小、没有头发的形象。这种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和幽默效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思维冲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与李荣互谑》是唐朝僧人法轨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文化环境和僧人法轨与李荣之间的交往有关。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友人之间的调侃和嬉笑。因此,法轨与李荣互谑的诗作可以看作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此外,法轨和李荣之间可能有着较为亲密的交往关系,他们之间的互谑诗作可以视为友人之间的玩笑和互动。这种互动方式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是比较常见的,因此法轨才会以此为题材创作出这首诗。 综上所述,《与李荣互谑》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文化环境和法轨与李荣之间的交往关系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1
    [唐]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叠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个时无数并妖妍,个里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珮中邀勒经时序,箫里寻
  • 2
    [唐]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 3
    [唐]
    锦节衔天使,琼仙驾羽君。
    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濆。
    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
    宝贶幽难识,空歌迥易分。
    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敷诚归上帝,应诏在明君。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
    遥看八会所,真气晓氤氲。
僧法轨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