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春山雨中闻笛》

余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
篛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
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
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余寒欺酒不成醺,转觉供诗景物新。”描绘了春天初到的景象,余寒犹在,饮酒难以醉人,但眼前的景物却焕然一新,令人感到欣喜。这一联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感受。 颔联“篛笠带归山路雨,竹箫吹老陇梅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篛笠带着山路上的雨水归来,竹箫在梅花盛开的季节里吹奏着。这一联的描写更加细致入微,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颈联“田君泉石闲招隐,颜子箪瓢自食贫。”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田君和颜子都是历史上的隐士,他们生活在山林之中,虽然贫穷,但却安然自得,这种生活态度令诗人感到钦佩。 尾联“莫诧柴门回俗驾,东风不受庾公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以及对自然清新的生活的向往。柴门回归世俗,但东风却不受世俗的尘埃沾染,这一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的用典和比喻也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
创作背景
**《春山雨中闻笛》是宋朝诗人邵棠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中雨后的景色,并通过闻笛声来表达诗人的感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自然环境:诗人身处春天的山中,经历了一场雨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2. 人文情感:通过闻笛声,诗人可能联想到了某种人文情感或历史背景,引发了内心的共鸣。 3. 艺术创作: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结合,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 综上所述,《春山雨中闻笛》的创作背景是春天山中雨后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人文情感相互交融的结果。
相关诗词
  • 1
    [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2
    [元]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 3
    [唐]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
    波间隐隐仞归舟。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
    晚风斜日不胜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