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题天与清香台》

芳园矗憎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
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
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美感的诗,以芳园中的琼树和美人芙蓉裳为引子,描绘出一个幽美、清寂的夜晚。诗人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人生真谛的感悟和追求。 诗的开篇“芳园矗憎台,宛在江之曲”,以园中的高台引出整首诗的背景,展现了诗人身处的环境。接下来“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通过对琼树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瑰丽的世界。 然后诗人以“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来形容美人的姿态,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对美的向往。同时,通过“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来表达对真理的瞬间领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寻和思考。接着,“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四句,以夜晚的寂静和黎明的曙光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生命美学的感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人生真谛的感悟和追求。
创作背景
**《寄题天与清香台》是宋朝诗人陈深所作的一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目前并不清楚**。但是,一般来说,诗人创作诗歌时往往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及情感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了解《寄题天与清香台》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陈深的生活和时代背景,以及他对清香台的特定情感和看法。遗憾的是,目前没有更多的信息来揭示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 2
    [宋]
    醉梦醺醺晓未苏。
    门前辘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 3
    [宋]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
    清香一袖意无穷。
    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
    十分秋意与玲珑。
    拚却今宵无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