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栖霞寺》

跻险入幽林,翠微含竹殿。
泉声无休歇,山色时隐见。
潮来杂风雨,梅落成霜霰。
一从方外游,顿觉尘心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深远的山林景色,给人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感觉。 首联“跻险入幽林,翠微含竹殿”,通过“跻险”二字,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深入山林探幽访胜的决心和情怀。同时,“翠微含竹殿”则描绘了山林深处的秀丽景色,竹殿隐藏在翠绿的山色之中,给人以清幽宁静的感觉。 颔联“泉声无休歇,山色时隐见”,用泉声和山色来表现山林的生机和变化。泉声不断,让人感到山林的活力和生命力;山色时隐时现,则表现出山林的深远和神秘。 颈联“潮来杂风雨,梅落成霜霰”,通过潮水、风雨、梅花、霜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山林四季的变化和多彩。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锐感受和细腻表达。 尾联“一从方外游,顿觉尘心变”,则是诗人对于这次游山玩水的总结和感悟。通过游览山林,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尘世之烦恼被抛在了身后,体现了山林的宁静和超脱之美。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山林的描绘和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美好情感。
创作背景
《游栖霞寺》是唐朝诗人张翚创作的一首游览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栖霞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寺庙宁静氛围的欣赏。具体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背景细节。总之,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栖霞寺时,受到美景和寺庙氛围的启发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1
    [唐]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
    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 2
    [唐]
    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
    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
    龙蛇争翕习,神鬼皆密护。
    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
    天花飞不著,水月白成路。
    今日观身我,归心复何处。
  • 3
    [宋]
    一宵会清境,不悟世间忧。
    天共白云晓,水和明月流。
    碧烟生藻井,红日映花楼。
    顾我无道气,拂衣难少留。
张翚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