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楼枕上》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
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寒冷的夜晚,诗人因愁绪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诗中的意象和情境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首联“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中,“山近寒偏草”描绘了近处的山丘上,寒冷的季节里,草木凋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寂静、凄凉的氛围。同时,“愁多睡不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无法入睡的困扰。 颔联“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中,通过鸦和鹤的声音以及半夜的月光和五更的风,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冷清的氛围。这两种动物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中尤为突出,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颈联“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中,“晓接残灯”描绘了天色渐明,灯光微弱的景象,“吟成落叶中”则表达了诗人在落叶纷飞的环境中沉吟思考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落寞。 尾联“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中,“尘埃今已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而“懒听上方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漠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寂静、凄凉的氛围的渲染,以及对诗人内心愁绪和孤独感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落寞、无奈的生活态度,使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苦涩。
创作背景
很抱歉,暂时不知道宋代诗人潘献可的《山楼枕上》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但可以尝试从诗题和常见的诗歌创作背景角度进行一些推测。 《山楼枕上》这个诗题,给人一种在山上的楼阁中,躺在枕上思索或观赏景色的感觉。潘献可可能在某个夜晚,躺在山上的楼阁中,感受到了周围的寂静、自然的美丽或者内心的波动,然后写下了这首诗。 此外,诗歌的创作背景也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有关。如果潘献可在写这首诗时正经历着一些人生事件或者对社会有一些感慨,这些也可能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以上都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或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2
    [宋]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 3
    [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