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龙岩张节翁》

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孤寂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联“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描绘了诗人回归自然,在龙岩岩下的房屋中生活,忙碌于移植竹子和种植松树。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投入。 颔联“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描绘了诗人在孤寂的夜晚,面对江湖的万事和镜中的霜雪,进行深沉的思考。这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立和深邃。 颈联“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通过描绘日落时乌鸦栖息在梧桐树上,天空晴朗时大雁飞过菊花香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尾联“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深知道义在被遗忘的地方,但并不怨恨云山和茫茫世界的阻隔。这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状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深沉、豁达、独立和哲理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寄龙岩张节翁》是宋朝诗人丁高林创作的一首诗,他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作者与友人张节翁的交往以及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从诗题《寄龙岩张节翁》可以看出,这是丁高林写给友人张节翁的一首诗,可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 * 诗中的“龙岩”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者自然景观,作者通过描绘龙岩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友情、自然景色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等方面。由于历史记载有限,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相关诗词
  • 1
    [宋]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 2
    [宋]
    风雨劳先别,敢辞樽酒深。
    一梢墙上竹,留作岁寒心。
  • 3
    [宋]
    虬须公子真奇物,曾把英灵寄此山。
    鼓鬣掀髯天上去,空留遗迹在人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