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僧归护国寺》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幽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和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佛教色彩和哲理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前往华京,与龙灵对话,参禅论道的场景。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华京,与龙灵频繁对话的场景。“振锡”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定前行的姿态,而“频频答龙灵”则展现了诗人与龙灵之间深入的交流。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玉阶前参拜佛像,聆听佛经的场景。“玉阶”和“金口”的形象描绘,使得场景更加庄严神圣。 “论道穷幽赜,深玄极杳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与佛论道的场景,探讨深奥难解的哲理。“穷幽赜”和“深玄极杳冥”的形象描绘,使得论道的场景更加深入、神秘。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受到佛的教化和褒奖,心存感激的场景。 “传和心中印,镌为坐右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将佛的教诲铭记于心,作为座右铭的场景。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遐想,云飞鹤舞,梦境与现实交织。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辞别梁苑,扬帆过洞庭湖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旅途艰辛。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到达山林,开御札,见到满山的鸾凤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佛教色彩和哲理。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己前往华京参禅论道的场景,表现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创作背景
**《送僧归护国寺》是宋朝诗人王化基所作,创作背景与当时的佛教文化繁荣以及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往有关**。宋代是我国佛教文化昌盛的时代,很多僧人出国求学佛法,也有很多外国僧人前来中国学习,这促进了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同时,当时的文人雅士与僧侣交往密切,有很多诗歌作品都是文人赠送给僧侣的。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1
    [宋]
    白道萦回彻上方,薰然风信满归航。
    五芝岩秀经行熟,千柰园深宴坐凉。
    吟久半轩移海日,定回诸壑散天香。
    忘年宝契由来厚,终谢繁缨捧钵囊。
  • 2
    [宋]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识。
    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岩石。
    忽徇云玺招,暂屈冥鸿翼。
    褰裳度王城,夙驾来军壁。
    陆泉正持戒,到溉方蔬食。
    晨炉薝蔔霏,夜榻氍毹积。
    金钵稻脂香,琼瓯茗花碧。
    高谈入幽固,默对探虚寂。
    学精西竺言,诗妙南朝格。
    与游欣雾润,鄙吝犹泉涤。
    遽忆五芝春,悠然理归策。
    伊予病且老,末景如驹隙。
    惭为中军帅,更玷台臣席。
    无功翊熙明,何力当优绩。
    莲社久栖心,华簪聊寄迹。
    愿辞食地封,永事弥天释。
  • 3
    [宋]
    高迹宁留得,禅心万法空。
    来从丹阙下,去返赤城中。
    入舫袈裟月,穿林锡杖风。
    何时结香社,宴寂与师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