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县宰赴召》

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
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
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
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
作品赏析
这首七律表现了诗人对一位离任县令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这位县令为民谋福、忠心报国的崇高精神的赞扬。 首联“出宰男邦过冉求,潦江木落四番秋。”描绘了县令离任时的场景,通过“潦江木落四番秋”的描绘,表现了时光流逝,四季更迭,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 颔联“主恩父母朝天去,失哺婴孩伏地留。”用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县令离任后,百姓失去父母官的痛苦和无助,进一步凸显了县令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颈联“一片丹心深国虑,数茎白发为民愁。”通过对县令的白发和丹心的描绘,展现了他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 尾联“邑人共绘生祠像,不戴貂蝉官未休。”说百姓共同为他绘制生祠像,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而“不戴貂蝉官未休”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官职虽然离任,但他的精神和影响却永远留在了百姓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县令离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他为民谋福、忠心报国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县令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创作背景
《送县宰赴召》是宋朝诗人萧仲才所作的一首诗。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抱歉暂时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不过,一般来说,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与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有关。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多关于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卓鲁久滑涂,临风重怀人。
    锦溪有美锦,善制当谁称。
    器之汾阳君,烨烨驰华声。
    往来试樵邑,口碑播瓯闽。
    东阳修何行,桃李三年春。
    安得百器之,布满弦歌城。
    奈城斗以南,纷纷蒲璧荣。
    令君一何廉,廉乃不近名。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
    令君一何有,有若权在衡。
    令君一何了,又若刃发硎。
    能令政事简,罚者怀其仁。
    官府有直气,闾门无枉情。
    物论久逾定,去思见民真。
  • 2
    [宋]
    桂籍青年压俊英,桥门卒业已成名。
    九章列秀铜章美,百里春风墨绶荣。
    德及桑麻犹有颂,梦遗琴鹤已无声。
    故乡归去长眠夜,芳草斜阳伴墓铭。
  • 3
    [唐]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
    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
    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
    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
    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
    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
    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萧仲才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